什么是信托?我来回答一下吧!
其实,“信托”来源于遥远的古埃及,那时候一家之主在去世之前,会将财产交给可靠的人代为管理,将来再留给自己的后人,算是一种临终托孤的行为。
后来慢慢发展到现在,就成了“信托”,具体是指委托人基于信任,将自己的财产权,交给受托人,让其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对财产进行管理或处置,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再通俗点讲,我们只要理清这三个名词就可以了,分别是:
委托人,即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叫“大boss”;
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要求,承担管理财产的责任,也就是“打工者”;
受益人,即财产的收益方。
这里委托的财产可以是股票、债券、土地、房屋等有形财产,也可以是知识产权、信誉、专利商标等这样的无形财产,并且按照委托财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信托业务分为金钱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等等。
在我国,信托业务由信托公司依据《信托法》开发,并受到银监会的监督,目前获得银监会所颁“牌照”的信托公司仅有68家。
这些信托公司通过开发信托产品,筹集资金,利用其专业知识,投资于金融市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另外,也有类似于国际上“家族信托”的产品,富豪们会通过成立家族信托,帮助子孙管理遗产。
信托理财有什么优势?
信托是一种比较受有钱人欢迎的理财方式,那么它与其他理财相比,有什么优势?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托具有破产隔离功能。即使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也不会影响到信托财产的安全,受益人仍可以享有财产权益。
于此同时,信托产品的投资起点也较高,单项投资最低为100万,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来说,也只有富人们了。
另外,信托理财还有其他特点:比如,它以信任为基础;有特定目的,受托人需要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各项投资;还有它以经营的实际效果计算收益,受托人不承担风险,所有收益归受益人所有,亏损也归受益人承担。
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受益人?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受益人,而要委托给别人再将收益给受益人呢?这多麻烦?!
其实是因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是有遗产税的,而且税率高达50%-70%,利用信托的方式可以规避高昂的遗产税,保留住大部分的遗产,因此西方很多富人会用这种方式保留遗产。
然而在我国是不征遗产税的,为什么国内也有人青睐信托?
因为除了避税,信托还有许多用处,比如为了避免不善于理财的子孙败光家产,很多有钱人会选择在子孙没有能力管理庞大的家族财产时委托信托机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如前面所说,当老爹经营不当背上负债时,办理信托后,“即使老爹在外欠了债,但子孙继承的那部分财产依然不受影响”,而且委托给有投资理财能力的人或专业机构,还能让你的财富继续增值。
可以说非常棒了!
我是喵叔,很高兴认识你!
首先看一下百度百科对信托的定义,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简单地说,信托就是这样的一种行为。
小编猜测提问的人是想要了解信托业务是什么,对此,小编这样理解,信托业务就是委托客户与信托公司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关系,委托客户把资产交给信托公司,令信托公司在约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进行占有、管理和处分,委托客户收取利益。
再大致介绍一下信托业务的几种类型。现在市场上有共计68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大体相同,基本分文主动管理型和事务管理型两大类别的信托业务,主动管理型信托业务再细分为投资类和融资类两个类别,投资类和融资类的信托业务,区别上,两者的委托客户、投资方、典型标的资产和公司需要进行的尽调均有所不同,事务管理型的信托业务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标的资产很多,但信托公司一般只负责尽调信托资产和信托目的是否合法,而主动管理型的标的资产多,且尽调内容也比较繁琐,时而涉及对拟议交易对手及项目/资产的调查,以及对标的资管计划/合伙企业的结构设计、经验、投资能力及过往记录进行调查。从这个角度来看,主动管理型业务比较繁琐。
(编辑:合宜)
关于信托的概念、由来、法律关系、运用等等,前面的回答已经非常全面准确了。
本人没有丝毫直接的信托业务的经验,既没有做过委托人,也没有做过受托人,更未曾成为过受益人......。基于有一些为信托计划配资并因此对信托有些粗浅的学习了解,本人尝试补充一点内容:
前面的回答的逻辑都是正向的,是传统的概念,也就是,委托人先有资产,再委托受托人管理,而受益人是指定的第三方(通常不是委托人本人)。
就本人有限的接触而言,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大部分是反向的,也就是信托公司先找到投资项目(有可能是股权投资,也有可能是债权投资),再向委托人通过发行信托计划募集信托资金,受益人往往就是委托人本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托业务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之所以能够盛行(导致信托牌照极为抢手),是因为信托与其他融资方式背后的法律法规行规之间有着监管套利的空间,比如银行信贷资金不得用于股权投资,但银行信贷资金参与信托计划,最终用于股权投资,却是可以的。房地产投资也是一样。
个人的一点儿不成熟的观察和理解,仅供参考。
信托(英语:Trust)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信托就是信用委托,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信托业务是由委托人依照契约或遗嘱的规定,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上的权利转给受托人(自然人或法人),受托人按规定条件和范围,占有、管理、使用信托财产,并处理其收益。
信托业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代信托行业最早伴随改革开放萌生,对于弥补我国传统单一的银行信用的不足,利用社会闲置资金,引进外资,拓展投资渠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产权制度的多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委托他人管理和处分自己的财产势在必行,信托“一法两规”的颁布将为信托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法制基础,据初步统计,2002年至2003年一季度市场已经推出了四十几个信托产品,吸收信托资金逾70亿元。同时,证券市场基金作为一种标准化和典型的信托产品已经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熟悉。
我们用一个一分钟的视频告诉大家什么是家庭信托:
不方便看视频的朋友可以去下面看文字版:
视频加载中...
家族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方式。
委托人把房地产、公司股权、基金等资产放入信托合约,受托人会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把资产在特定情形下转交受益人。
为什么选择信托?
委托人为什么不直接把资产交给受益人呢?
这就要说说信托合约的厉害之处了,信托可以将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一旦委托人把资产放入信托合约,资产就不再属于他,而是属于信托公司了。
这笔财产债主追不走,小三抢不走,前任分不走,连国家都无权征税,可谓铁板一块,刀枪不入。
信托的历史
人类史上第一份信托诞生于公元前2548年的古埃及,一位老人立下遗嘱,指定自己去世后,儿子是财产受益人。
罗马时期,“信托遗赠”的概念已基本完善,并配有明确的法律制度。
到了现代,信托因其能使家族财产完美绕过各类税费,并免受离婚、破产等危机蚕食,而广泛被高净值人群用来传承财富。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信托的问题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这些什么叫信托的1点内容能够解答你的疑惑。
标签: 什么叫信托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